89年叶飞私人宴请部下,南京军区欲安排:我这个副委员长还能当吗
叶飞是新中国唯一一位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既没有学过军事,也没有上过黄埔、抗大,因此在长期的战争中学习军事,他自己也曾说过:“是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我就带部队,过戎马生涯了。”
1989年叶飞来到南京军区调研,私下宴请老部下却被告知不可以,叶飞却不高兴了,他对秘书说道:“我这个副委员长还能当吗?”
1914年5月7日,叶飞出生于菲律宾,祖籍福建南安,幼年回国上学。1928年5月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新中国成立之前,叶飞和毛主席并未见过面,但毛主席却对叶飞非常了解,也非常器重他。
叶飞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叶飞作为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的主要将领,毛主席也多次对他委以重任。
1940年初,随着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以及日寇的疯狂扫荡,党中央提出了发展华中、开辟苏北,建立华中根据地的任务。为此,毛主席还特意给刘少奇发去电报:
“望叶飞部开返苏北,在苏北地区放手发展,在今年内至少扩大至两万人枪。严令叶飞定出分期实现计划,立即行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放手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
而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打破敌人对解放区的进攻,毛主席也曾决定先打敌人后方,于是毛主席也曾对叶飞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作出了多次指示。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发起了济南战役,作为解放战争史上关键的一仗,毛泽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叶飞,所以叶飞也收到了毛主席的电报:
“叶飞所指挥的两个纵队,应于本月下旬结束整训,北移嘉祥、巨野地区。”
在这之后,毛主席又连续多次电报指示,一直到济南解放。
1949年5月23日,解放上海的战斗还在进行,毛主席就给叶飞发去了电报,夺取厦门之后只待上海解决,并明确要把任务交给叶飞任司令员的第十兵团。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许多重大的关头,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叶飞,并器重他,叶飞也深深知道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也不负重托。
叶飞
1953年冬天,是叶飞第一次到北京,也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当他得知毛主席要接见他的消息时,也激动不已。
这天下午三点多,毛主席在彭德怀的陪同下走了进来,毛主席一看到叶飞就上前紧紧地握住叶飞的手,问道:“你是叶飞?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今天终于见面了。”
毛主席招呼大家一一坐下之后,看着叶飞问道:“现在福建谁主持工作。”张鼎丞说道,他的职位现在还没免,实际上还是叶飞在主持工作。
之后,毛主席便和大家交谈起工作来,叶飞也对他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了汇报。毛主席听得很是认真,对叶飞的工作连连称赞。
毛主席
会见即将结束时,毛主席还问叶飞:“你去过朝鲜吗?”叶飞摇了摇头说没有。这一次,彭德怀把毛主席请来就是想让毛主席说一说对打金门的想法和意见。而毛主席却没有往这个方向讲的意思,当时他们并不理解,之后后来也理解了毛主席深谋远虑。
临走时,他告诉大家应该要去朝鲜看一看,朝鲜战争打得不错,特别是最后几仗,值得研究,让他们去看一下。之后,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叶飞便和张爱萍等同志一起去了朝鲜,在那里学习考察了半个月,回来之后还给毛主席写了报告。
叶飞
上将叶飞一生追求革命事业,为人民而奋斗,他是为人民立德的典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1930年7月,叶飞在厦门被国民党逮捕,以共产党嫌疑犯把他送到了死囚牢,他在狱中睡的是石头地板,吃的是发霉的米菜,然而这样的环境叶飞并未感到害怕。
这次的狱中生活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次严峻考验,他回忆道:
“死囚牢对我这个学生出身的青年来说,长了不少社会知识,等于上了一次社会大学。”
叶飞
1933年的一个冬天,叶飞到狮子头客栈接头,没想到却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杀,身上多处中弹,衣服也都被鲜血粘住。
狮子头地下党支部发现他之后才将他抬到了山上的游击队驻地,并邀请当地的一位医生给他动了手术,取出了两颗子弹。但胸部的那两颗子弹却没有办法取出,叶飞却风趣地说道:“算是一个永久的纪念吧!”
而对于上级指挥因误判敌情做出的误导,叶飞的做法却让人肃然起敬。
宿北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集中兵力后打的第一仗,叶飞指挥第一纵队三个旅准备对国民党完成战役分割,但我军也处于四面受敌的险境。
17日凌晨,三野前指打电话要叶飞全部撤退,但叶飞却认为撤退就等于送死,于是宁可不执行命令也要坚守阵地,所以他指示部队除设少数警戒分队外一律在战壕里睡觉。
这天下午,叶飞下令部队出击,一举歼灭2.4万敌人,这一仗是同年7月以来整个解放战争中空前的重大胜利,而在三野司令部召开的总结会上,叶飞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胜利而批评三野前指的指挥不当。
不过,对于自己指挥不当所造成的战斗失利,叶飞也绝不推诿。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叶飞指挥了不少硬仗恶仗,从未要求上级论功行赏,但在金门战役中的失利,却让叶飞深深地自责。于是,他亲自给三野指挥部和中央军委寄出电报,检讨:
“造成此次金门作战之惨痛损失之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急躁、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轻敌所造成。”
金门战役
在厦门老庐山召开扩大会议,总结金门失利的经验教训时,叶飞再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道:
“金门战斗的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第一书记,责任不能推给别人,请前委、党中央给我严厉处分。”
会后,他再一次起草电报,请求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毛主席给予处分。毛主席安慰他,金门失利并不是处分不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
叶飞也坦荡地表示,金门失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指挥员尤其是我的轻敌,同时也总结了指挥方面的三个教训,同时表示:“战斗指挥中的问题,兵团指挥机关和我也有责任。”
叶飞
叶飞在坚持闽东五年游击战争、抗战八年驰骋大江南北、五年转战华东战场的戎马生涯中,叶飞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一场胜仗歼灭的敌人都是成千上万的。
他屡建奇功,因此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这些勋章也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叶飞功绩所作出的肯定。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叶飞担任福建党政军要职的时间最长,他不仅仅是海防的坚定保卫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者。
在叶飞的努力下,全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全省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累积起来的。
改革开放之后,叶飞再披戎装,为加强海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这之后,不管是在主管交通建设还是在主持海军工作以及委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后,叶飞也都有过惊人的壮举。
比如在交通部时,叶飞就给本部所属招商局,五年利润不上交和500万美元贷款投资不报批的政策,并指派外事局在蛇口筹建工业区。
同年12月18日,他还亲临广州,同广东省领导商谈蛇口工业区的筹建和联合上报国务院有关事宜。
叶飞
与此同时,叶飞还提出在深圳特区建设一座华侨城,以吸引华侨投资示范区的设想。
1985年12月,叶飞还亲自到各省视察,组织并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使得国内100万归侨和海外3000万侨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法律保护。
可以说,在这方面,叶飞不仅仅是对支持海外侨胞做出了贡献,也对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也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叶飞不仅是一位功高卓著的将军,也是一位廉洁自律的领导人。
宴请部下被拒:我这个副委员长还能当吗?
20世纪50年代末期,叶飞担任福建省党政军要职,在南安时, 他的一言一行都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0年代初的一个午后,他们几位同志在县委办公室,突然有一辆军用吉普车驶进县委机关大院,一位穿戴普通的中男人下来礼貌地询问:“县委书记在不在家?”
而这个人就是叶飞,当时他们并没有认出来,直到旁边的人介绍这是叶司令他们才知道,叶飞的出行如此简便,随行的人也仅仅只有几个人。
1964年到1965年,福建省抽调省直单位和四个地区的近两万名干部,来到南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叶飞亲自来到这里调研。
这天,南安县委要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大会,邀请叶飞作报告。这天原本叶飞是要坐汽车去开会的,但他却说和大家一起走更好。
之后,他们从县委机关步行到了人民大会堂,一路上没有警车开道,叶飞像一位普通人一样和大家侃侃而谈,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对叶飞肃然起敬。干部群众也对他的评价很高。
叶飞夫妇
叶飞来到南安,住在县委机关的客栈,当时的南安没有宾馆更没有酒店,但是如果坐汽车到泉州住宿也是非常方便的,但叶飞却执意要住在县委办公室客房。
这栋楼只有两层,楼上是会议室、接待室和客房,楼下只住着几名干部。叶飞一来县委机关,楼下的干部准备临时搬迁出来,但叶飞不仅阻止了他们,还说道:“他们也是机关干部,有的住楼上,有的住楼下,那不是很好吗,何必这样做?”
就这样,在叶飞的要求下,几位同志也如愿和叶飞住在了同一屋檐下。
在南安开展活动的几天中,叶飞一住就是两三天,生活上他的作息时间和大家一样,准时起床,准时吃饭,一日三餐也都是去机关市场买菜买饭,也没有开小灶,他的饭菜通常是5分钱的空心菜,二两稀饭。
当时在食堂工作的同志也感觉到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也曾多次要送一点点心,却都被一一谢绝。
叶飞将军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对于钱财和一向和公家分得清清楚楚,从来也不愿意让国家多掏一分钱。
1989年8月,叶飞来到南京地区调研。南京对于叶飞来说意义非常,这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而且也有很多老部下就在南京,所以在调研期间,希望能找到一些老部下叙叙旧,聊一聊过去的那些事。
叶飞告诉秘书,要去外面订餐,并特别强调一定要自掏腰包。然而,当南京军区的领导人得知后专门联系叶飞的秘书,表示叶飞在南京的吃住就应该由南京军区安排,替他招待所有的老部下。秘书听后,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便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叶飞。
叶飞得知后也不愿意了,他对秘书说道:“我这是私人宴请,和南京军区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让人知道了,我用南京军区招待所公家的饭,搞私人接待,我这个副委员长还能当吗?”
叶飞的反应正如秘书所料,之后他立即将叶飞的意见上报给了南京军区的领导,他们只好同意了叶飞的安排不再掺和。
这一次,叶飞见到了多年未曾见到的老部下,而这次的宴请也都是他自己出的钱,并未花公家的一分钱。这是他做人的准则,也是他一贯的行事原则和作风。
叶飞将军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也保持着自己的一贯作风。1992年,叶飞在体检时发现他的肺功能有问题,在保健医生的建议下他决定买一个吸痰器。
但当时国内买不上,于是秘书便托同学去香港代买,当机器买回来之后,对方表示这是他个人赠送的不收钱,秘书不清楚价格也没有收钱。
没想到叶飞却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最后对妻子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怎么能随便让别人买东西呢?既然买了,就要照价付钱!”
叶飞夫妇
直到将钱全部交给秘书的同学,叶飞这才作罢。夫人也觉得叶飞在钱的问题上总是大动干戈,她说道:
“老叶这人,无论对己还是对人,严得过分,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好像不是中国人。”
事实上,这并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他们老一辈革命者的行事作风,他们严于律己,对事不对人,堪称清廉的楷模和典范。